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庆典:篮球改写命运的传奇人生回顾

    故事由来:由知识分子青年组成的篮球队称霸南越足球界

    故事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。1969年初,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海口市成立,下辖10个师,海南岛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十师7个师,湛江地区有7、8、9师3个师。是一支没有枪的生产部队,拥有 96 万的建设大军,但没有正规的专业团队。于是,1971 年,广州、海口、湛江、潮汕的知青和东南亚归侨,出于对篮球的热爱,组建了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篮球队。

    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_年轻的篮球队名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

    划分

    篮子

    兵团教练冯国忠今年已经75岁了,他提前两天从美国飞回海口参加晚会。飞机降落的那一刻,关于兵团队的种种回忆浮现在脑海中,回忆起过去球队的成立历程,他对记者说:“兵团队成立之初,是以第六师男子篮球队为基础的,由知青组成的球队,于1968年在琼中营根成立, 而在 1969 年,六师师长鲁师带着新成立的团队到附近的驻军进行交流,很受欢迎,然后访问了海口。又一场战役一举成名,于是军团组织了一场十个师的篮球赛,随后,以第六师的男子篮球队为基础,从每个师中抽调球员,组成了军团的男子和女子篮球队。”

    兵团荣获广州军区男子冠军

    兵团队获得广州军区男子冠军和女子亚军

    这支不起眼的团队在短时间内就创造了惊人的记录。当时,广州军区管辖广东(包括海南行政区)、广西、湖南三省,部队之间竞争频繁。兵团男女队每次参加军区比赛,总能进入决赛。兵团代表队参加了广州军区两场比赛,男女队各获得冠一亚。此外,每年都可以邀请一支业余球队参加国家一流球队的冬训比赛,与当时国内顶尖的球队交手,胜负仅差 10 分,这曾经是中国篮球界的好故事。直到 1975 年军团解散,这支成立仅四年多的篮球队才结束了他们的传奇之旅。

    男篮故事:穿解放鞋打球被群里嘲讽,一双回拉鞋是我最爱

    兵团队是一支业余篮球队,与专业队不同,他们通常参与生产单位的建设,只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训练和比赛。在六级男子篮球队时期,球队没有任何像样的运动器材,训练时,球员们经常光着脚走。当时的球队教练冯国忠自豪地说:“我记得在球队成立之初,有一次海南黎苗族自治州队下来哀悼,县体委通知队员们,他们已经穿着整洁的运动服和鞋子在球场上热身了, 我们的队员从农场匆匆赶来,都穿着自己的背心,光着脚或穿着解放鞋,但我们的团队在比赛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。”

    1969年,他以知青的身份来到六师五团(新津农场),后来成为著名兵团队主力的4人。左起:李国庆(No. 11, 180 cm)、桂三荣(No. 7, 173 cm)、林银宝(No. 9, 174 cm)、李家雄(No. 8, 171 cm)。

    根据球队发展的需要,1971年,第六师男子篮球队开始迁往海口,新的成员不断加入,女子篮球队于此时正式成立。来到海口后,大家朴素的作风并没有改变。当时广州军区听说兵团有一支水平不错的球队,就邀请了这支球队来广州比赛。在对阵广东队的第一场比赛中,球员们上场时穿着解放鞋,被观众嘲笑:这些人连球鞋都没有,能上场吗?要知道,广东队是当年全国甲级联赛第五名,兵团队场上最高的球队只有1.83米,平均身高不到1.80米。

    1974 年 7 月,左起:郑光兴、李长海、桂三荣、冀冠、高振南、李国庆。(兵团男子篮球队合影)。

    广州,1974 年 7 月。左起:郑广兴、李长海、唐天河、陈达

    “我们赢了上半场,因为我们踢得很努力、快速、准确和无情。在比赛中,我们换位非常快,在对方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,我们已经在篮下投篮了。冯国忠说。就这样,整场比赛中,尽管对手实力强劲,奋力追赶,他们还是以1分之差输给了军团队。

    1974 年 8 月,在军团四支球队建造的水泥球场上。后排左起:徐秀仁、柯山、吴秀贤、冯英仪、徐寅、李小红、何宇、梁敏仪、黄玉英;前排左起:肖干、林世静、辛正祥、李绍章、周丽瑶、孙小杰、冯志毅、冯国忠(小甘是厨师)。

    据冯国忠介绍,赛后,军区负责人非常高兴,命令球队给每支球队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。到目前为止,军团队的成员第一次穿上了回拉篮球鞋。队员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拉背鞋,洗干净,留着比赛用,训练时仍然穿着解放鞋。

    1972 年,军团团队通常穿着自己的衣服和解放鞋进行训练。其中,高腰解放鞋是兵团橡胶厂专门为团队打造的,被誉为“兵团回拉”。

    女子篮球趣闻:副政委被打得针脚,头光着头像球拍一样

    女篮正式成立后,受到了团长的特别照顾,经常在周末看望球队,并临时组队与女篮一起打球,期间有很多快乐的故事。

    1971 年,在军团的四个室外篮球场上,背景是一个由茶厂仓库改建而成的室内球场。从球队后面的石堆和谷壳跑道尚未建成的事实来看,土地球场正在准备铺设水泥。队员们穿着军区发放的制服合影留念。

    1972 年是 Corps 团队的巅峰时期。左起:黄银英、朱秀珠、黄秀明、李建友、何宇、李小洪、卢锡北、徐茵

    兵团女子篮球队 70 岁的队员张明芬回忆说:“领导们非常重视我们,每周六晚上都会组队陪我们一起打球。她一边说着,一边微笑着用手捂住脸,露出尴尬的表情,仿佛事情发生在昨天。

    1973 年 5 月,他被调到第 19 师第 6 团。左起:黄玉英、黄银英、柯珊、梁文仪、朱秀珠、吴秀贤、张爱芬;前左:周燕山、冯英逸、徐寅、李小洪、潘瑞深、何宇。

    1974 年,兵团女子篮球队正处于鼎盛时期:左起:徐秀仁、吴秀贤、冯志毅、冯英仪、许寅、李小红、柯山。

    兵团女篮的有趣故事并不止于此,今年 67 岁的女球员黄丽颖想起了过去的一件趣事,忍不住笑了起来。她告诉记者:“有一件事我还是忘不了,现在想起来,我忍不住笑了。那天,兵团的领导像往常一样来陪我们玩,但那时已经很晚了,我们照明场的条件也不是很好,......光线很暗

    军团队还没有正式的制服,女子篮球队穿着用普通布缝制的制服,上面绣有自己的号码。

    还有一件“小事”让球员们还记得,那就是当年他们篮球服上的号码,是他们亲手缝制的,现在回想起来,那是他们荣誉的见证。“因为当时我们的条件不是那么充裕,我们不穿运动服去打球,我们各自的号码都是自己剪、缝的,我们的鞋子就是解放鞋。记得有一次,我们去广州军区打球,对手看不起我们,说我们没有战斗装备,也没有衣服。结果,我们最终获胜,让我们的对手无言以对。张明芬高兴地说。

    过去的时光

    兵团女篮首次身穿军区赠送的官方运动服和篮球鞋

    回顾过去,军团队的过去以有趣的形式投射在女篮队员的心中,当过去再次被提起时,触动着队员们心中最柔软的情感。张明芬说:“日子飞逝,50年转眼就过去了,之前的事情仿佛都发生在昨天,场面在我们的脑海中非常清晰。那时,我们还在种蔬菜和鸡......我平时使用谷壳跑道和沙土的篮球场进行训练,留下了美好的回忆。”

    1971 年冬天,两个巨大的杉木排被带到秀英码头附近的海滩,兵团组织了几个当时正在训练的小组,与团队和附近部队的人员一起,将杉木排拆解并运上岸。全体员工在寒风冰冷的海水中连续奋战了三天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图为当时训练队的女队员们扛着杉树。

    年轻的篮球队名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

    “这些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,军级干部在20岁出头的时候就和我们这群女孩子一起打球,这在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可想象的,所以在那个年代,篮球很朴素,很快乐。”黄丽英叹了口气。

    1977年,广州军区女子队在全军比赛中获得第一名。其中,黄银英、潘瑞辰、李建佑都来自兵团团队。

    篮球明星:上个世纪,他们是老一辈海口球迷的珍贵回忆

    上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,海南的文化、体育和娱乐项目很少,只有电影和篮球是人们饭后谈论的话题。那段时间,海南篮球圈出现了海南男篮、海口男篮、海南军区和南航军等强队,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男篮也名气魄十足,很多球员的名气不亚于现在的篮球明星。

    军团男子篮球比赛剪影

    军团男子篮球比赛剪影

    “兵团队成立的两三年时间里,面对过很多国家一流队,表现不俗。唯一能容纳3000多名观众的体育场,不仅座无虚席,还有近1000名球迷聚集在体育场外体验比赛,聆听体育场内的欢呼声。现年 66 岁的兵团成员李志文说,“我这次回到海南,最让人惊喜的是,我们的队员坐在茶馆里喝茶,被海口老一辈球迷认出来,热情地对我们说,'那不是某位选手吗',真的非常让人感动, 有些人记得我们,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。”

    团队成员剪影

    “这次海南相聚是一种缘分,我不仅可以见到昔日的战友,还可以见到昔日的对手,这次海南之行意义重大。”聚餐期间,冯国忠与海南队队员吴坤才(当时是对手)合影留念,嘴里总是嘀咕着,感觉在球场上和他比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,转眼间,我们都充满了......毛

    冯国忠(左)和吴坤才(右)。

    今年 68 岁的团队成员李长海感叹道:“在海南的这段时间是我们这辈子最美好、最难忘的时光,因为那时候我们年轻,心思很简单,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真是好事!其实回想起那段时间,我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,我们自己上山砍柴盖房子,吃油盐米,连菜叶都吃不了。但我们非常高兴,如果我们能让时光倒流,我愿意回去,无论条件多么困难。”

    篮球改写人生:从球员到教练,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体育事业

   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结束!从 1971 年军团成立到 1975 年军团解散,这支球队只存在了 4 年,但军团团队作为一个集体,对球员的身体进行了磨炼,培养了他们的能力,让他们回归自己的生活,闯出了自己的世界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队员李志文在北京奥运会上担任过奥组委手球项目总监,这是他个人的光荣,也是兵团篮球队的光荣;队员李长海是现任国家青年女子沙滩手球队主教练,他继续用自己的余量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。

    1974年12月,曾入伍八一第一队的原兵团队李长海、李志文和高振南在昆明西山龙门合影留念。

    时光卷轴回到 1974 年,兵团队最后一次参加军区比赛后,李志文、李长海和高振南被调到军区手球队,随后进入八一队。在八一队工作了两年后,李志文和李长海来到广州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任教,直到退休。在此期间,李志文和李长海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,通过了国际手球裁判员考试,并继续参加各种国内和国际手球比赛。

    1975 年 2 月,来到八一一线队的李志文、高振南、李长海。

    随着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,李志文的机会来了。当时,北京奥运会有 28 个重大项目,奥组委需要 28 名赛事总监。“我很自豪,我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唯一一位来自北京以外的赛事总监。”李志文说:“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,我在北京呆了两年半,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,也收获了很多知识。据李志文介绍,在北京奥运会工作结束后,他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的轮椅橄榄球项目。

    李志文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奥组委手球项目竞赛总监(图/网络)。

    最年轻的篮球球星_年轻的篮球队名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

    在李志文为全国手球运动做出的贡献中,最值得尊敬的一点是,他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创建了“手球比赛技术统计服务”系统,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手球比赛提供数据服务,该系统至今仍在使用,并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认可。

    李长海是现任国家青年女子沙滩手球队主教练

    李长海在工作中一直处于“退休无休”的状态,目前是国家青年女子沙滩手球队的主教练,他仍然带领两支球队,共30名球员参加训练和比赛。据他介绍,在与军团的队友一起参加聚会后,他带领队员进行密集训练,为明年的亚洲手球锦标赛和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做准备。在一次采访中,他直言压力很大,但随后又大声说道:“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老还在岗位上,我只想说,正是因为当时军团团队的热情还存在于我心中, 我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喜欢的事情,而不是为了名利,从篮球到手球,为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。”

    据了解,1975年兵团队解散后,随着知青陆续返城,部分队员考入高校,成为专家、教授、医生等专业人士或国家公务员;有的队员出海经商,拥有自己的天地;一些团队成员出国安顿下来,过着悠闲的生活;有些人退休后住在家里。也有一些团队成员毅然决然地选择在体育系统内工作,默默地为基层体育事业付出了努力。

    那些老照片让时间惊叹不已

    1971 年 9 月在广州农业讲座学院合影

    1971 年 9 月在广州农业讲座学院合影

    1972 年,团队在三亚的地球尽头合影留念

    1972 年,三亚处于世界的尽头

    1972 年,三亚处于世界的尽头

    1972 年,三亚处于世界的尽头

    1974年4月,团队前往第6师第6团,在梨木山脚下合影留念。后排左起:梁敏毅、黄英英、周燕山、朱秀珠、徐寅、潘瑞臣、冯英毅、第六团团长、黄教官、柯山、何宇、吴秀贤、欧文宏、张爱芬、黄宇英、李小红;前排:李志文、随行人员、林世静、辛正祥、李绍章、冯国忠、琼忠裁判、桂三荣。

    1975 年夏天,他参加完全军运动会后,成为广州军区篮球队的一员。其中,邓振辉、高康、李国庆都来自兵团队。

    年轻的篮球队名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_最年轻的篮球球星

    团队是家:不同的道路通往同一个目标,超强的凝聚力让他们保持了 50 年

    在这次聚会中,一些团队成员来自广州、深圳、湛江,甚至来自美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等国家。那么,为什么这样一支在知性青年进山下乡的浪潮中成立的团队,只存在了 4 年,解散了 43 年,至今仍具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,可以被几十千里之外的几十人一声调来呢? 这个集体的凝聚力是如何形成的?答案很简单,因为兵团团队是一个小家庭,每次队员聚在一起,就像一个离开家回到母亲身边的孩子。

    “从这支球队开始,球队的风格就非常积极,我们团队就像一个家庭,所有的男女球员都像兄弟姐妹一样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关系能维持几十年的原因。”冯国中说:“历经 50 年的风风雨雨,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同,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集体,所有世俗的标签都不再重要,最初的情感依然真诚。”战

    最年轻的篮球球星_年轻的篮球队名_历史上最年轻的篮球队

    友们见到彼此都非常高兴

    可想而知,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,他们互相帮助,互相学习,互相帮助。这个团队,材料差却不苦,超强训练却不累,这个集体没有舞台斗争,队员之间只有兄弟姐妹情,没有利己主义,没有利益交换,在其中,只感受到了真诚和爱。

    五十年前,这群正值壮年、肩负着填海驻军重任的年轻人,从五湖四海聚集到美丽的海南岛。从踏上岛屿的那一刻起,这群天真无邪的少年少女就开始了人生的奋斗之旅。在此期间,他们砥砺岁月,自力更生,勇敢坚强。恍惚间,转眼间50年过去了,当年的青年男女已经染上了银丝,接近或超过老龄。岁月染红了他们脸上的褶皱,却无法带走骨子里的骄傲。

    时光荏苒,人不老。他们的香味最终会成为我们的香味。

    爱东体育以这篇文章向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篮球队致敬!献给所有热爱海南篮球的人,这是对海南篮球不可磨灭的回忆!

    2018 年兵团团队在海南的全家福

    从左到右:

    后排:高振南、于敏、李志文、宋大溪、李少章

    中排:郑少辉、宋国梅、李文才、林冬、林世静、黄汉年、潘瑞申、黄丽英、冯英毅、卢锡北、徐寅、何宇、李建友、叶千兵、梁敏毅、吴秀贤、王志莲、张明芬、黄玉英、周玉鸾、李瑞云、周丽瑶

    前排:陈慧敏、李家雄、桂三荣、李国庆、吴坤才、冯国忠、苏祥强、唐天河、陈大群、李长海(抱孙女)、陈书川

    特邀嘉宾包括:

    吴昆才(海南女队教练)。

    宋国梅(海南女队)。

    周玉銮(海南省军区女子队)。

    李文才(海南省军区男队)。

    郑绍辉(海南男队)。

    苏祥强(南海舰队航空)。

    后排:宋国梅、潘瑞深、黄丽英、冯颖仪、卢锡北、周玉銮、梁敏仪、吴秀贤

    前排:李建友、何雨(抱孙女)、许茵、冯国忠、叶倩兵、张明芬、王志莲、黄玉英、苏向强

    从左到右:

    后排:高振南、于敏

    中排:郑少辉、李国庆、李文才、黄汉年、李家雄、林世静、宋大溪、李绍章、李志文、林东

    前排:陈慧敏、吴坤才、桂三荣、李长海(抱孙女)、冯国忠、陈大群、苏向强、周丽瑶、唐天河

    庆祝知识分子青年下乡50周年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ezhongzy.com/html/tiyuwenda/7477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